跳到主要內容

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有「馬克思主義」標籤的文章

18.03.21 關於階級

費雯-文長甚入 是這樣的,小妹這幾個月剛好讀了一些關於馬克思及社會學的書籍,希冀自己能成為真★文青,但我資質駑鈍,只敢說自己是一知半解,真要說的話大概已經能看出這個社會的大小事,羊皮下到底是狗還是狼。許多事情認真追根究柢大概都能和資本、工業化、階級有關,尤其是階級這件事。 我們沒辦法選擇我們的原生家庭,許多人逆來順受,又有一些人受到上層階級的感召而靠著教育翻轉,沒辦法突破的只好繼續吞下去。靠著網路的發達(感謝工業化的幫助)我們不再像以前一樣僅能靠著學校這個唯一的途徑吸收知識,說是說讓人人更有機會學習,但怎麼看都覺得是提早發現你與身旁的人提早分開進入不同的等級去? 我大概在國中的時候就發現有階級這件事存在,不同家庭背景的人物以類聚,也會有一些狀況是例外,但不這麼明顯。到了國三考試放榜之後我才清楚明白我的人生可能只有這樣而已,入學後同學們的背景大概都差不多(此刻還是個以腦袋知識為主的時候),雖然以成績來講還是存在著落差,但相距不遠,即便如此我還是不死心,期待自己能擠項看似上流的區域,所以我突破自己去參加了看起來好像會認識很多人的社團,而這樣的決定是人 生最大的一項改變。在社團中我和可能我進入了平常不會碰觸的圈子內,也不小心就這樣學到了一些課堂上學不到的事情,直到現在我依舊感激有那樣的機會,讓我認識他們。 上了大學後,雖然大家都是以差不多的成績來的,但家庭背景和個性什麼的,又和國中一樣是大不相同,可以看出家庭背景雖然可以影響你的教育水平,但考試這件事大多還是取決於個人腦袋問題吧。一切看似正常但其實畢業後就大概明瞭這個社會的運作大概是看你的背景和能力,此刻才恍然大悟已經錯過了「靠教育翻轉人生」的時機了。我們所在的社會階級不同,起步就不同,太晚明白的人已經消失到看不到的地方了,一年一年我們以光速遠離,也以最快的速度與相同階級的人相聚。 雖然平時真的很邊緣沒有太多朋友,但好險從大學開始就嘗試著認識不同學經歷的人並與之交流,昨天與一位學經歷相差不小的朋友(這樣能成為朋友也是一種例外)聊到高中教育,他說人大概17歲就已經決定了,也許是吧?17歲的我正專心社團事務,也因為如此我發掘了自己某方面的才能也認識了很多學校很高分的人,以至於還有一點覺悟知道自己要努力一下。但現在回想也許不夠明白。 前面說到了,拜網路發達之賜我們可以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