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大概是有病才要寫blog

¡Buenas tardes!
我決定要認真把我的廢話都集結成一個 Blog ,至少這比起 Facebook還要容易整理,然後把這些文字節錄過去給大家笑一笑即可。
可以見得這個瀏覽次數都是我自己的 IP ,
我就直接在此開宗明義地說了沒什麼好臉紅。

是這樣的上班時候遇到一些同事關心我最近都在做些什麼事情?
我思考了很久,大約就是看書、學習以及自言自語,偶爾會打著社會觀察的名義行玩樂之實,大約如此。
所以下次再見到我,可以跟我說「最近怎麼變美了?」「最近好嗎?」

以上。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康輔社是什麼?(上)

這真的是最有意義的一篇費雯,因為是費雯所以會有很多大致掠過的概念,真的要認真引經據典寫的話根本就變成論文啊!所以大家加減看,有任何想法都跟我說,這其中任何一個篇章都能拿出來專文討論,也都可以增加項目,主要也只是讓大家回憶而已啦。 -摘要 康輔社依據其本身康樂輔導性質而衍生出的各項活動,其內容大多都是社團內部自行流傳,一直不見有太多公開的概述,筆者根據自身高中時期以及畢業後持續參與之經驗做歸納整理,參考各康輔協會之統整以及論文內容,作為回顧之外也期望引領未曾參加過的人們能更了解一些。康輔社成立可追朔自中華民國政權來台時,政府依據反共之政治理念,成立救國團,結合團體活動過程中團結青年之外,作為反共思想操控之工具。隨時代改變也從一開始的反共思想宣導變成服務與教育性質之團體。而康輔社正是在後期這樣的服務教育目的下所成立。社團內部的組織架構依據職別功能需求而有社長、活動、公關、美宣、總器及教務,通常為上屆的學長姊指定。康輔社的活動以一整個年度來說有薪傳、送舊、迎新、他校聯合活動及社慶,依據不同的活動性質而有不同的選擇,原則上會是以合辦學校之間居中的位置或交通樞紐。 -前言 自從高中加入康輔社,在各種階段都會面臨到的問題就是「康輔是什麼?」,在參與過程中也不斷詢問自己,但一直未得到解答。透過回顧整理過往經驗,期待能在這過程中得到解答,也讓外界有興趣的人能有個機會了解其中的輪廓。對於當今所面臨到的問題與困難,也有個機會統整出來,並提供自己的意見作為未來的方向。 -定義由來 「康輔」二字可拆解為「康樂輔導」,所以康輔社就是「康樂輔導社團」,康輔社的社員就是「康樂輔導員」。 康輔活動是使用健康快樂的方法,透過這種方法讓被帶領者樂意接受教導,適時傳遞正確的訊息、匡正偏差的行為。就性質上而言,康樂輔導是以健康快樂為手段達到輔導的功能,達成身心狀態平衡的一種非職業活動(鄭蕙芬,2006)。 之所以會有康樂輔導這樣的組織出現,源自於救國團。救國團成立於1952年,原本叫做「中國青年反共救國團」,在2000年時更名為「中國青年救國團」 。在成立當時正值中國國民黨(以下稱國民黨)戰敗退守台灣的時期,配合美國老爸在全球的反共布局,國民黨透過不同方式防堵共產黨勢力,在青年思想教育上成立了青年反共救國的團體,在團隊活動過程中灌輸反共思想。隨著政治局勢變化演變成當今具...

如何辨認方位和你的觀察力有關?!

大學一年級時,某位老師曾說過一段令我印象深刻的話,至今仍讓我感到驚奇。 他身為一位專業的都市計畫學者,對於周遭環境敏銳度極高,即使是路過一次的地方有著什麼樣的店面,都能比一般人記得清楚, 當時作為一個未來有可能成為規劃師的我(當然目前不是),對於自己居住環境的觀察呢?七年後的我找到解答了。 以下內容出自 Kevin Lynch 城市的意象 附錄A 關於辨向的意象,括弧內的數字都是中文翻譯本的頁數。 博客來-城市的意象 在城市的意象這本書中,有一個段落我實在是很喜歡: 多數居住在城市的人,早以習慣用顯眼的都市特點辨別方向,根本不需要東西南北。(201) > 我們如何在城市中辨認方向? 這樣的辨別方向能力,如果不是靠著我們自身對於周遭環境的觀察以及日常生活中的習慣連結,又怎能成立呢? 比方說同事在休息時常會互相問說:「你買什麼?在哪裡?」回答的時候會說:「茶湯會的巷子左邊第二間。」 但對於我這個不喜歡買飲料的人可能就會疑惑「茶湯會在哪?」。 又或者是我們在台北車站迷宮內總是對於東西南北門感到迷惑,無論是初次到來的人,或是我這個從小就在走的人, 要記得方位實在是太困難,就連站在車站一樓大廳黑白格內,我還是無法一下子直覺反應東三門和北二門的方向, 常常都要繞一大圈。但如果是透過車站外的建築物辨別的話我倒是一下就能理解,像是靠近忠孝西路那側或是台北轉運站的方向。 由此可知其實在城市中辨別方向,便是靠著自己對周圍環境的認知,也就是環境意象的組織。但有時候這樣的組織方式,只是使用者定位或建立地貌特點關聯性的慣性動作。(200) 接下來說說環境意象形成和組織 > 環境意象又如何形成? 環境意象的形成是觀察者和被觀察物體間雙向作用的結果,觀察者看到的是取決於物體的外觀型態,但觀察者如何詮釋、組織眼前的物體、投注多少注意力,也會影響到他看到的景象。(206) 大四的時候修了一堂中文系語言學,不得不說語言學實在是太博大精深又有趣了,在不同的種族間對於某個物體的詞彙量會因為所處環境以及文化差異而有所不同, 最經典的就是愛斯基摩人所使用的阿留申語系當中,對於「雪」的詞彙到了1984年時已達到100個詞彙了。(請參照: 愛斯基摩語中關於雪的詞語 條目) 南派尤特人(北美印地安人中的一族)的語言中有各種精準形容地...

首爾 廢話篇

廢話篇。 之所以定義為廢話篇就是想到什麼打什麼,沒有要在意文章起承轉合還有鋪陳的一篇費雯,而且我沒有打算要刪減文字,所以就是冗長的文章這樣子。 有可能是因為我還沒從首爾之旅的驚嚇中醒來吧,繼續看下去我可能會想到要說明。 這次和大學時期最要好的朋友兼前後室友們共四人一起搭乘有85折免稅優惠的國泰航空前往仁川機場ICN。 在 TPE 的時候還順便與正在機場當替代役 廉價勞工 的高中同學碰面敘舊,兩人相談甚歡直到最後登機時間才道別,期待您順利結束服役咱們再一起快閃啊  :) 上飛機前甚是喜悅所以錄了一段小影片。反正也是沒什麼重點的影片XDDD 首先抵達機場已經是晚間十點多左右,接機的朋友已經等了一兩個小時,我們四個研究完入境申報的卡片怎麼寫之後還一直模仿他。 模仿得太開心以至於我們排錯入境走道,被一群機場員工大媽請出線內, 不過......既然都看出來是外國人了為什麼要衝著我們說韓文呢? 可能我們一臉看起來有跟哆拉a夢拿翻譯蒟蒻吃吧? https://chinesedora.com/gadget/2956.htm (這機器貓還有中文網站) 先前看過一些文章提到出關排隊排很久,也許是時間的關係我們並沒有等太久就出去了,跟接機的朋友相見歡之後走了好長   一段路才到地鐵站, 因為身上窮到只有美金(?),就先跟朋友借了一萬塊應急(好像很多但其實是KRW太小)。 https://kknews.cc/history/p45qzme.html 是發明韓文的世宗大王,背後的山水圖是王的象徵 每到一個國家,最令我感興趣的除了人和街道地景之外,就是地鐵系統了!!!!真想另外寫一篇《首爾地鐵 從迷路到無意識也會走》。 首爾的地鐵美的吧XDD 第二天搭到一台算新的車廂,開門方向是這樣標的 一行人開心的拖著 還沒有很重 的行李箱抵達弘大,不得不說地鐵的出口也太大(還是沒有台北車站麻煩啦),而且我猜是因為不同時期建設軌道或是路線公司不同, 所以在同一站從 甲 線的 A 出口,到 B 出口之間可能會遇到 乙 線進出站路口,此時會面臨到必須要刷卡的情況, 第一次遇到的外國人肯定會傻眼,但通常在進站的閘門旁邊會有個小門可以讓你免會刷卡通過。 至於出站怎麼辦呢?因為首爾...